9月27日,以“理性与规范 跨界与融合”为主题,由《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主办的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于2014年9月27日在深圳隆重召开。以下为主题为“风险与应对之道”的圆桌讨论实录。
实录内容:
洪自华:现在我们一提目前传统的国内金融机构,大家就会想到银行,两个银行之间的差异,或者是商业银行,或者是股份制银行,或者是四大行。他们在做业务的时候,哪怕是专业人士来说,实际上是很难看出来一些差别来的。但是我们互联网金融,各个平台之间却是千差万别的,不同平台之间做的业务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利网,做的是资金批发的模式,万家兄弟做的是50万多500万之间的带有一定信用额度的小企业贷款,简总做的E速贷,应该是另外一种产品,宜信做的是小额信用贷款,大批量的小额信用贷款。团贷网在创新方面又推出了房宝宝、你我金融等等产品。各个平台在风控理念和创新上,应该说是有非常大差异的,下面就有请各位来讲一下,你们在风控过程中的杀手锏和做法。
吴逸然:杀手锏谈不上,我现在简单的谈一下有利网。现在是成立两年多的时间,网站是上线一年多的时间,交易额是37个亿左右。在座有像宜信朱总这样的技术专家。技术方面我就不多谈了。我就谈一下我们的经营时间和37多个亿交易过程中的感受。
我的感受总结成一句话,或者是几个字,4个字,小额分散,什么叫做小额分散呢?首先是在信贷端,我们其实在做产品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种选择。一开始选择是在深圳这边和一家叫中安信业的公司做合作。它的产品是通过发放4到5万一笔的消费贷款的方式,每个月还利息,当然可能是12个月,24个月、36个月这样的分期来还。我们开始做这个产业,我们做了两年下来,我个人觉得,主要的风险控制的核心,包含在一起做的产品里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个是金额比较小,我们在互联网上融资,除了我们要考虑我们融资的效率,我们融资的速度之外,还要考虑流动性。如果说我们做的业务都是这种三五百万,甚至是几千万一笔的话,会出现一定的逾期,或者是不能及时借款人偿还的话,我们这端肯定面临很大的风险。第二个是小额贷款的还款期限上已经做了一定的分散。5万的贷款分24个月来还,一个月也就还几千元,也不存在突然性的要兑付一大笔资金的压力。还有是小额放贷机构,把它的资本金和融入资金也是在行业和地域上了很大程度的深耕的程度,也很难对局部的非系统性的风险去对日常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再有就是金额,如果放贷的金额下来之后,利率就可以上去,现在看互联网平台上面,基本上融资的成本,以1年期为例,基本上可以达到10%以上,再加一些平台收的服务费,再加一些线下放贷机构担保和管理费的话,怎么也在20%以上,如果20%以上的利息,以经营性的流动资金贷款的话,几百万一笔,现在实体经济还是比较差的现实下,我们觉得风险比较大,所以这块做的也比较少。
另外一块分散,是相当于资金端的分散。投资人可能是拿一百万到我们这里理财,你可以让他把一百万借到一个项目上去,也可以让他把这一百万借给一百,甚至是一千个人。我们既然已经做了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经操作的边际成本已经很低了,所以尽量让他把投资分散一下,他自主的选择分散。当然也可以选择用我们自动投资的工具来替他分散。如果我们强制的要求他,可能每个人投资的单笔,投资的金额,不能超过他总资产的1%的时候,这个时候哪怕是我的信用端的风险没有控制好,那么我的理财端,对于投资人来说,伤害也是能够控制得住。所以说小额分散不断在信贷端,也在资金端,如果同步实现的话,我觉得是我目前比较可行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的方式。肯定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的方式有很多种,看一下其他嘉宾的观点。
洪自华:吴总讲的是几十万以下,或者是上百万的小企业贷款,我相信万家兄弟的董总有不同的看法。
董博淳(万家兄弟总经理):怎么样把P2P行业的风险控制好?我从宏观的角度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做P2P,指导思想上来讲,要以确保投资人的利益作为的准则,把这个东西作为指导思想来做。在目前的环境之下,你把投资人的利益做保障的话,在这个指导思想之下,那么你做成的产品,做成的东西,就有一个核心的目标。这是第一点。
第二,是产品的定位,我觉得产品定位是决定一个平台风险有多高核心的一个要素。你做怎么样的一个产品,决定了你有多高的风险,我觉得我们这个刚刚兴起的P2P行业,从资本实力、人才、经验等各个资源的整合能力,我觉得产品的定位不仅仅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因素,恐怕更多的是考虑我们自身能做什么。
刚才说小额信贷是安全的,我们的朱总说1个亿也是安全的。但是我觉得不一定,更重要的是和你的综合实力相匹配的产品,你能控得住才是相对安全的。当然也会有一个规律,相对来讲,从额度上来讲,从小额到大额,风险应该讲是递增。第二个是从资金成本、放贷利率,从地域低到地域高,风险也是在递增。但是就具体的金融产品里面来说,并不能说哪一个金融产品的风险是高的,我认为产品的定位要和企业的实力相匹配。这个是第二个要点。
第三,作为新兴的P2P行业,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也是决定风险是否可控的核心要素。这个市场非常大,你想找钱就有钱,借钱的人要多少有多少,从发展速度上面来讲,可以讲,可以飞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规模,是否在你的可控范围,这是决定风险的核心要素。所以我们万家兄弟从去年3月份开业做到今年9月份,我们的产品是平均额度大概200万左右,到目前为止做了100多单,到目前的余额才1个亿,但是我们很自豪的告诉大家,我们能够养活自己。也许我们太保守了一点。
至于具体的风控能不能做到位?上述三个因素再加上你们是否找到相匹配的专业团队,这个专业团队加上产品的标准,等等配合起来,我认为还是能够控制住风险的。
谢谢。
简慧星(E速贷CEO):我们E速贷在这个行业有4年多了,刚才两位,包括万家兄弟讲,讲到风险这块,其实刚刚我们宜信的朱总也讲过,其实整个的风险我们要根据我们的风险和利益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包括我们一直也是这样,从小额到大额,我们大额的两千万的也有,包括我们刚才讲到的朱总他们做1个亿,做1个亿,也是把握了力量平衡点,所以也是没有风险的。如果做了10个亿,里面的利润已经超过了1个亿,所以1个亿也没有风险。包括我们现在在做5000万,2000万的,我们也是针对每个整体经营的收益能做多大量,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达到多少,在我们的利润点里面找一个平衡点。包括明年我们的量可以增加多少,我们也是根据我们去年,包括今年整个的规划,我们做了规划,我们可以做到多少量,我们的余额可以达到多少,包括我们的风控流程,我们的风控流程是系统化的,我们会以我们的精力做后期风险控制的一个办法。
朱宇峰(宜信副总裁):刚才三位老总讲的都非常好了。我觉得宜信除了在风险和收益上找一个平衡点之外,其实在线下也做了很多风险管理的工作,我们把它称之为三道防线,所谓三道防线,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要让业务人员和门店要有一个把控。第二道防线是政策,包括数据分析,包括审核团队。第三道防线是宜搜网(音)。当前在每一个防线上加入了很多的科技,我们让很多的科技帮我们防风险,帮我们提升运营效率,这个是我觉得我们正在做的一些事情。
唐军(团贷网CEO):刚才几位讲的都非常有意思,为什么这样讲呢?有的伙伴在发表自己的观点,什么是风险高的,什么是风险低的,比如说小额的3万、5万贷款,我们就在想,整个P2P行业,在这么大力度的扶持、宽容,让我们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都去选择做特别容易的,什么都不干,每天就是1万、2万、3万,那我们的中小企业怎么办,要的效果就是希望我们帮助中小微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扶持。50万到500万之间的贷款没有人干,都觉得风险高,那怎么办?我觉得50到500万的贷款,风险是比小额的高一点点,但是还是可以控制的。我认为风险控制不是目的,风险永远不是控制出来的,如果靠风险控制的话,没有一点人情味,更没有社会交易规则的改变,我觉得这种创新肯定是不到位的。所以我认为,无论我们做什么,P2P里面,如果我们只选择特别容易做的,都是简单的,认为这个风险,这个是容易赚钱的,大家是很聪明的,但是未必是大的智慧。所以我认为只有在小额分散领域,和小微企业贷款综合的情况下我们都可以匹配,我认为它是一个整体的智慧。
举个简单的例子,P2P平台之中,无抵押汽车贷款、小额信用贷款,一般是8000到20万偏多了,这个可以成为你的产品。我们团贷网微团贷的专区有这样的产品。但是这个是有需求的,也是有业务发展的,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但是核心是解决小微企业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小微企业的问题才能解决综合的问题。因为每一家小微企业里面有很多的员工,帮助他们一点忙的话,可以带动很多家庭幸福指标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从风险把控,选择产品,还有模式上来讲,我觉得未必是只去做低端风险的东西。做1亿的贷款,如果可以控制得非常活,这个企业能够对社会的贡献扶持特别大,这个也是可行的。关键是自己怎么去把握的问题。
还有一个观点,我们在探讨一个问题,一个美国的朋友特别能干,刚从国外回来。我们真正的应该是人人负债,也不是人人资产,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大家很多人都讲,我要存钱,我有10套,或者是有多少多少套房子,比如说史玉柱大哥多少钱,那个是资产,资产要流动起来。中国那么多人生活质量不好,那么人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如果我们的全民信用体制改变了,和大家的行为、信任度有一些平台慢慢起来了,未来如果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的整个体系变成了人人负债。人人负债,比如说我需要钱,就有人借给我,我想买一个汽车,想获得好的生活,他有一百亿,他放那没有用,他愿意借给我,这个就是信用度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速度,未来整个的风险控制是靠速度的,整个的运转、流转速度、产业链、社会体系下,速度流转的基数越快,风险系数是越低的。所以我的观点是,我们将来的努力是朝着人人负债努力,而不是人人资产。
洪自华:唐总从非常远景的视角来展望未来,未来是人人负债,都是消费,有这个消费的能力。
刚才五位嘉宾都从宏观的角度来讲他各自企业的一些和风控、经营有关的话题。
下面我们想提一下和平台具体的问题,或者是行业内、投资者比较关心的问题。
有利网大家都知道是做O2O,是和线下比较成熟的小贷公司合作。刚才讲到一个点,就是他们从业务端的角度上,从借款人的角度上是小额分散的,而且从资金的批发上,也就是资金往外批发,也是考虑分散。这个也是遇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像炒股一样,巴菲特坚持价值投资,他可以说是做分散投资,但是问题是市场上要有足够多可以投资的标的,这个价值投资才有效果。现在在国内的情况是现在小贷公司发展了这么多年,有利网主要是和小贷公司合作,发展了这么多年,实际上看上去,有八千多家小贷公司,但是做小额分散做得比较大的没有几家,而实际上有利网要争取和小贷公司合作,你和比较好的公司合作,有可能你的实力不如它,或者是合作之间不牢靠。或者是和比你们差一点的小贷公司合作,对他们又不放心,有利网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
吴逸然(有利网联合创始人):就像刚刚洪总说了我们是和放贷机构合作,什么是放贷机构?我认为要满足三个点,第一个是有获得客户的能力,把想借钱的人的需求抓住。第二个是有风险控制的能力,要看这个人可以批多少款。第三个是流动性保障的能力,比如说他推荐客户给我们,这个客户还不上了,他是否能垫付这个钱。只要满足这三点,我都可以把它称之为放贷机构。比如说我找了一个超市,这个超市也可以是叫做一个放贷机构。因为里面有很多供应商,供应商在他们这里压了一些货,这些供应商有很多借款机构。第二个是他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供应商在这里压了多少钱的货,在这个货款的额度之内,他是可以把这个钱借给供应商的,因为这个就是供应链金融。第三个,如果说供应商推荐到我们这里来,贷的钱超过了超市的垫付的能力,那就可以先拿他们的货。
现在我们合作伙伴的范围,不仅限于目前仅仅的几类公司,只要是有经营的我们都可以合作的。比如说现在合作的是有一些专门做消费经营的公司,既不是小贷公司,也不是担保公司,是可以做分期付款消费的公司,我们也是可以合作的。
补充刚才唐总说的问题,1个亿的贷款,只要可以控制住风险的话,也是可以做的。我们持不同的看法,因为我觉得如果是1个亿、3000万、5000万这样的贷款,它肯定是经营性的。我认为这样的贷款,不需要我们互联网金融来满足他们的要求,我们不给他这个钱的话,他们肯定是大企业的老板,这个钱不会影响到他们。我们要解决的是刚需,不管是消费型的刚需还是经营型的刚需。经营型的刚需,是你借钱给他,他用的时候,是可以干点什么,并不是说他借20元,要付你15元的利息,他借一两次就借不下去了。相反的,把钱借给他,他拿钱做事情,他赚的钱要比我们收到的利息要多,这个才是正当的反馈,生意才会做得下去。现在经营型贷款这方面涉足的比较少,仅仅涉足的是供应链方面。大概借款人端真正的利率不会超过18%,再高的话,就很难满足刚刚说的原则。
唐军:我同意你的观点,我刚才讲的意思是说,1亿的贷款,是指P2P的领域之中有细分,如果我们大家都细分到一个领域,都干贷款,不做平台,那是不对的。我说的是平台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产品,比如说做1亿的贷款,又做几千万的贷款,又做低金额的贷款,这个是不靠谱的。我的意思是如果红岭创投只做一个亿的贷款,专业化的团队,都是从银行出来的,其他贷款不碰的,小规模的是不碰的。我也同意你说的大的贷款不需要互联网公司做,但是现在很多银行在转型,在往互联网方面在转,如果他的追求,他的目标,他的定位,只是做一家互联网的PE、互联网信托,他可以这样干,可以这样玩,我指的是P2P领域之中,找准自己的地位和领域,目前我们的领域和地位还是属于50万到500万之间的幅度是多的,1亿的贷款我们也没有做过。我们不能往一个方向上挤,如果这个方向都好,风险都很低,大家都往这个方向挤,都挤到一个街上去了。受益的借款用户群体就窄了,竞争压力也就大了。
吴逸然:其实也是不冲突的。
洪自华:刚才有点交锋,应该说是越来越精彩了。
我们知道董总介绍了万家兄弟的业务,大概是50万到500万之间的小企业贷款,那么小企业贷款的一个做法,实际上是一个传统的,应该来说是传统银行的信贷的方法,它就需要去净值调查,对信贷人员、风控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要求在业务扩展的过程中,要有这方面的人才储备。我想问一下董总在人才培养、业务扩张方面的打算和做法。
董博淳:万家兄弟目前做的这个产品,是小微企业的短期流动性资金借款。应该讲,P2P目前的资金成本,的陆金所也达到了8、9个亿,我们普通的平台,我看了昨天的数据,是年化17%,少数的平台也有12%、13%,这个是资金利息成本。在这样一个成本基础之上,要借出去,我估计我们借出去,也要1分5、1分8,大部分的P2P公司借出去,恐怕是2分5,这样的资金成本,借给用款人,已经决定了这个群体是风险偏高的群体。所以应该讲,目前整个P2P行业核心就是风险管理。我们万家兄弟小额信贷产品定位是年销售额3000到5000万的小额短期流动性补充资金。这么一个定位,首先是说资金的性质决定了企业定位,第一个是短期的,第二个是整个流动之中是小份额的这么一个定位,长期变化的企业我们可能不一定把握得住,可能半年之内企业的趋势还是可以看得清楚的。第二个是,小额在整个运营流动资金中,比如说5%、10%都是很高的了,占它的小额,一个是它可以承受偏高一点的资金成本。第二个是小额如果不还,对它企业的运营影响不大。这是一个定位。
第二个是涉及到行业选择。行业选择,我们主要是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主要是工厂,工厂即使是要跑,要搬家,恐怕也是需要个把星期的时间。这是整个大致的行业。但是在行业之中,我们在整个发展趋势也会有所考虑,比如说这几年哪些行业不可以做,钢铁、钢耗、简单的三来一补企业、服务型企业、没有什么固定资产的企业,等等这些我们都不会碰。这是要划几条大线。
具体的操作,我们实际上做的比较辛苦。比如说我们大致业务经理报来的项目,经过风控、审批给他钱的,不会超过20%,实际上筛选率是很高的,这个是风险高的产品,但是我们做业务的开发还是有很大的难处的。
具体风控流程做一些什么指标,我们基本上是操作比较专业的一个产品标准和风控流程去做的。我讲两个案例,一个案例是我们也做了一个纸张贸易的案例,给了他们两百万,今年上半年,借款3个月,当时因为整个纸张行业是比较快速滑坡的行业,互联网的共性,是把传统纸张用量减少了。实际上这个企业过去几年是经营很好的,但是现在他们要来借钱,这个企业找了一家八卦岭那边很大的仓储企业做担保,我们就要求这个仓储企业拉一千万的存量作为质押担保,三方签订货物质押协议。后来和仓储企业协商,说给我们的担保保证的单作废。而仓储企业签了担保责任,及时的把信息告诉了我们,我们就介入,这次把一千万元的纸张移动到另外一个仓库,以我们的名义去仓储。之后大概半个月的时间,他把这个两百万还了。这是一个案例。
另外一个案例,我们做了一个做五金模具的企业借钱,原价大概有5000万左右的大型机床设备,在我们这里也是借两百万,我们P2P企业发现有来家借款给他们了,这家企业后来出了事之后,我们P2P的同行也另外家借款给了他们。当时有700万的设备折旧价值给我们做抵押登记。后来这个企业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非常的困难,还不起钱,无论是供应商,还是民间借贷,这些借贷人都找他还钱,迫使他关门。我们就联合了三家对设备进行质押的,对他四五千万的设备进行处置,包括我们已经做了起诉。为了防止其他债权人再来追债,在一个周末的两天,组织了上百人,把他四千多万设备一天拉出去卖掉了。我们两百多万借款,结果损失了50多万。
从这两个案例来讲,目前做这个产品的风险是偏高的,但是如果整个风控操作做得比较扎实的话,我认为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谢谢大家。
洪自华:我们知道E速贷是在惠州,是在惠州当地比较大的一家P2P平台。做P2P在珠三角大部分都是在广州,特别是在深圳,全国有1/3,我们请简总讲一下我们在惠州做P2P市场的产品和风控有哪些特点。
简慧星:如果来银行贷款的话,比较大的、优质的企业,不会找我们P2P平台来承受这么大的成本压力。我们算下来,整个成本,从我们平台融资到放出去,我们的产品基本上放出去两万左右。在大型的企业,很多小企业其实是很难承受这么大的风险,包括我们在惠州一年做的企业也有将近七八十家,其中我们都有用做资产可以达到30万以上才去对这个企业进行开发,进行后期的贷款,包括我们和企业的额度基本上定在200万以上到3000万,在这个范围之内,我们针对客户的市场,针对企业做开发。我们也有做小微的贷款,小微是10万到100万之间,我们也有做房贷这块,我们我们在配合市场来做的。目前我们在上海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刚成立,上海的业务也正准备在上海开展业务。因为惠州这块,一个是市场很小的,上海业务额明年要做到3亿左右。这个是我们大概的规划。这个市场我们可以进行风控,相对来讲,我们惠州市场还是比较可控的,对风控这块,任何一个企业,包括调查周期,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负债情况、信用情况,我们都会做出调查。我们对惠州市场做开发,其他地方的市场我们还没有做。风控这边,尽管所有的业务只在惠州市场开发,去年在惠州市场是做了接近3个多亿,我们坏账是只有300多万,这是去年的情况。
本文转自:
http://iof.hexun.com/2014-09-27/168916915.html(和讯网)